会员75折 限时赠好礼 >>
艺术与娱乐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频道首页
政经
商业
金融市场
股市
房地产
社会与文化
观点
全球
全球
频道首页
美国
英国
亚太
欧洲
美洲
非洲
经济
经济
频道首页
全球经济
中国经济
贸易
环境
经济评论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频道首页
股市
外汇
债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场数据
商业
商业
频道首页
金融
科技
汽车
地产
农林
能源
工业和采矿
航空和运输
医药
娱乐
零售和消费品
传媒和文化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频道首页
人工智能
大数据
互联网
新能源与新交通
其他
区块链与数字货币
教育
教育
频道首页
学前教育
中小学与国际学校
高等教育与海外留学
商业与职场教育
教育改革与创新
观点
观点
频道首页
Lex专栏
专栏
分析
评论
社评
书评
读者有话说
管理
管理
频道首页
FT商学院
职场
领导力
财富管理
人物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频道首页
乐尚街
美食与美酒
艺术及文化活动
品味
旅行
生活话题
艺术与娱乐
消费经
视频
视频
频道首页
政经
产经
金融
文化
FT看见
音频
音频
频道首页
麦可林学英语
BoomEar艺术播客
一波好书
音乐之生
i听粉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频道首页
双语阅读
FT英语速读
原声视频
FT英语电台
音乐之生
麦可林学英语
每日一词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频道首页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从刘益谦王薇藏品拍卖谈艺术品流传
薛莉:收藏家刘益谦与王薇将在香港苏富比释出50多件藏品。艺术品的流传,背后有什么规律?
2023年8月24日
爱丁堡艺术节上的“反英雄”与“反歌剧”
张璐诗:布莱希特表现浮生百态的作品《三分钱歌剧》登陆爱丁堡艺术节,工业感的舞台和朋克式的表演,为剧场增添了一种“双重现实”感。
2023年8月24日
航海家伊莎贝尔•奥蒂西耶:身处险境教会我时刻做好准备
这位传奇女性航海家曾经面对过狂风巨浪和生死险境。她说,置身自然是一种“真切”的感受,这种感受不会因为个人的喜恶而改变。
2023年8月17日
喝威士忌的时候在喝什么?
范庭略:对于那些自诩钟爱威士忌的人们来说,他们是看上了这种烈酒的金融属性,还是它的社交属性?
2023年8月18日
荷比•汉考克:爵士乐是无限的
这位曾在不同年代深刻影响过爵士乐的音乐家认为,爵士乐与人类在面对极端困境时的精神能耐相关,是将困顿转为积极的药方。
2023年8月17日
克里斯托弗•诺兰:《奥本海默》是一部终极抢劫电影
和诺兰共进午餐,他为何说《奥本海默》是一个警示性故事?他如何回应“芭本海默”现象?身处罢工风潮,他又怎样看待好莱坞的“存在感危机”?
2023年8月10日
《封神第一部》:殷商风云背后的服化道
郑静:在影片的神话体系构建中,服化道细节的重构与取舍是创作的关键部分,它是殷商的,又不完全复刻殷商。
2023年8月10日
《芭比》:粉红色的泡泡糖
非非马:女权主义与父权制、资本主义、消费主义原本格格不入,但现实却是:几种力量混居同一时空,彼此角力纠缠。《芭比》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这种博弈。
2023年8月3日
“芭比”电影中的女权主义和消费主义
杨方曦:这种IP和影视的结合不仅能够吸引现有的玩具消费者,还能降低新消费者教育成本,提高影片的商业价值和影响力。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稳妥的战略。
2023年7月28日
芭比,刺破父权
袁漪琳:看到《芭比》,我们终于可以说,我们确实行将至远。毕竟“成为女性”这件事本身实在太让人着迷了。这就是这抹芭比粉的闪耀能如此经久不衰的原因。
2023年7月27日
对话田霏宇:每个展览都有自己的时刻
和UCCA的馆长聊聊,一位艺术家在半个多世纪前的人生,为何对今天还能有所启迪?一家立足当代艺术的机构,又为何要去回看艺术的“昨天”?
2023年7月27日
“大师展”遍地开花,下一步在哪里?
魏宁均:艺术“大师展”在中国时下的繁荣,并不意味着孕育大师的生态已然完备,当“大师展”不再成为一个名片,或许才是成熟的开始。
2023年7月27日
“体验感”为何拯救不了宜家城市中心店?
郑静:城市中心区域客流量大,有机会增加到店率,这是真理。但到店的客人未必就是目标客群,也有可能是虚假繁荣,也是真理。
2023年7月27日
《蒂什》:回忆一位用才华关注困苦的摄影师
崔莹:这部自传纪录片,讲述了一位专注拍摄英国“灰色地带”的摄影师,通过作品寻求关怀与抗争的一生。
2023年7月20日
暑假,来上海游美术馆
薛莉:今夏的上海,来自西方三个美术馆的艺术展览,让这个海纳百川的城市成为暑假当之无愧的艺术目的地城市。
2023年7月20日
做艺术家还是做艺术的朋友,这是个问题
范庭略:艺术作品背后的价值往往难以捕捉、难以把握,通过“艺术的朋友”这场包容性很强的展览,人们或许可以发现更多新的评估线索。
2023年7月13日
以诗酒忆长安
郑静:在影片《长安三万里》近三个小时的叙事中,被完整呈现的唐诗并不多,但这并不妨碍观众将诗歌作为重要线索,去理解历史的盛衰荣辱与悲欢离合。
2023年7月13日
米兰•昆德拉:客观现实是如此令人着迷和神秘
崔莹:昆德拉作品的魅力不仅仅因为政治性,也因为其所呈现的实验与反叛、讽刺与反思。昆德拉掌握了“小说的艺术”,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
2023年7月13日
“这部纪录片在自然生长,我们的理解也在随之变化”
崔莹:郭静和柯丁丁用纪录片《石塘镇》见证了一个中国小渔村戏剧性的巨变,同时也捕捉到在变迁之中人们的五味杂陈。
2023年7月6日
“消失的展览第四幕”:感知自然之默
宁文:在这场强调作品与空间关系的展览中,五位艺术家以各自的视角和经验,尝试在“静默的自然”里发掘丰富的生命力。
2023年6月29日
设计上海,从破圈重归徘徊
郑静:当人们的生活方式开始重新关注务实,设计所承担的生活美学,该如何被接受、被买单?
2023年6月29日
底蕴与负担:一座百年博物馆的新挑战
宋佩芬:位于华盛顿的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已经走过百年历程。在勾划未来的同时,如今博物馆也需要面对因馆藏的复杂历史而引发的争议。
2023年6月29日
一个叫“动物农场模拟器”的艺术展
薛莉:前沿科技,一直是推动艺术家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艺术创作,怎么才能纪念一个科技大爆炸的时代呢?
2023年6月29日
他们用照片捕捉变化的时代
范庭略:我们拍摄的每一张照片都会是自己的个人视觉传记,它们具有与生俱来的特异性,这就是摄影具有颠覆性的一部分。
2023年6月24日
颜歌:用英文写作,我就是一个“陌生人”
崔莹:颜歌说,用英文写作时,读者对她感到陌生,她对自己也感到陌生。英文短篇小说集《在别处》是她的一次新鲜的文学实验。
2023年6月24日
对话刘香成:镜头不光定格时代与人
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刘香成持续捕捉着时代变迁的影像。他认为,摄影不止于记录此刻,也可以帮助人们看清来路与去处。
2023年6月20日
剧透还是不剧透?这是一套复杂的礼仪
凯莉:提前知道结局可能给观影体验加分——但这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2023年6月16日
南法卡尔米涅基金会的使命与创新
Luning Wang:在位于南法小岛的卡米涅克基金会展馆,我聆听了有关卡米涅克父子的收藏轶事。
2023年6月15日
巴塞尔艺术展:“大作品”和“好生意”
宋佩芬:在瑞士巴塞尔艺术展会的现场,我总会禁不住好奇,那些“巨大且难以安置”的艺术作品,是如何被交易的?
2023年6月15日
塑造莎翁:长青的莎士比亚是如何炼成的?
陈旭宇:读完《莎翁的诞生:早期莎士比亚文化史》,我发现莎士比亚的经典化历程中,并没有自上而下的系统性建构。
2023年6月15日
余至柔:接棒余德耀,走上新旅程
薛莉:“馆二代”余至柔外形人如其名,内心豁达淡定。她直言面临着所有民营美术馆馆长的共同挑战——资金。
2023年6月15日
热门文章
1.
一周新闻小测:2025年4月19日
2.
每周时事分析:东盟对中国的重要性上升
3.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引发库存担忧
4.
日本贸易代表团与特朗普的谈判未达成协议
5.
中国公共政策的“跑冒滴漏”
6.
欧盟人士当中,唯有梅洛尼的魅力攻势能安抚到特朗普
7.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中日欧有无可能联手对美?
8.
世界是否正在对美元失去信心?
9.
英伟达CEO黄仁勋到访北京
10.
对大众的集体羞辱是一种道德极权
|‹
上一页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