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娱乐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秘密会议》:梵蒂冈的“马基雅维利时刻”

范力文:影片将场景安置在梵蒂冈的深墙之内,但也似乎有意指涉当下的现实。《秘密会议》试图反思,但反思得并不彻底。
2025年2月28日

《某种物质》:一部“肉体恐怖片”讲述的性别寓言

非非马:这部邪典且生猛的影片,揭示了性别审美的规训与代价:人们既会迷恋“完美”的红利,又厌恶它的异化;每个人即是凝视者,同时又被残酷凝视着。
2025年2月27日

若即若离的故乡和那片“无用的土地”

崔莹:华裔作家欧大旭的新作《南方》,并没有铺陈戏剧性的高潮,却在细腻之处展开探讨:在巨变时代,是什么在决定着人们的亲疏和进退。
2025年2月27日

特朗普接管肯尼迪中心引发的波澜

张璐诗:接管并整顿肯尼迪艺术中心,所彰显的并非是特朗普针对文化个案的态度,而是他重塑美国文化认同的长期决心。
2025年2月27日

城市画布:那些融入喧嚣的街头艺术画作

城市街头艺术是一种转瞬即逝的作品,但这种短暂性也是乐趣的一部分。
2025年2月27日

《阿诺拉》:罗曼史的癫狂与“美国梦”的梦醒

范力文:短暂的喜悦与命定的忧伤构成了《阿诺拉》。当所谓命运的馈赠面临梦醒时分,会搞不清它是悲剧、喜剧还是闹剧。
2025年2月21日

“海拔1049”:阿尔卑斯山深处的艺术能量

宋佩芬:在白雪皑皑的山区,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以不同形式的作品,搜寻能量生发与流动的踪迹。
2025年2月21日

体验香港最好的跑步俱乐部

跑步俱乐部在香港正蔚然流行,各个跑团都有其独特定位:有的适合寻求提升成绩的专业跑者,有的则注重社交、放松身心或探索城市。
2025年2月19日

水仙还没开败,就到了玫瑰要涨价的日子

郑静:记得电影热映的那段日子,成衣铺子的旗袍领子也高了三寸。旗袍师傅也问我,是不是要做一身《花样年华》那样的旗袍。
2025年2月14日

四分之一世纪的爱情故事

范庭略:“那些消逝了的岁月,仿佛隔着一块积着灰尘的玻璃,看的到,抓不着。”
2025年2月13日

春节档火与冰:“最强电影档期”中的招式和启示

范力文:2025年的春节档代表中国电影人一次全力以赴的出招,从这些影片中可以看到花样翻新的路数与策略,也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追问:“我们是谁?”
2025年2月6日

从黄蓉到邓婵玉:2025年春节档大银幕上的女性角色

非非马:在一年中最为火热激烈的电影档期,女性角色们还没有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2025年2月6日

焕活巴特略之家:高迪百年建筑上的光影雕塑

宋佩芬:高迪在上世纪初完成的这幢建筑杰作,本身就如同一头斑斓奇异的巨兽,什么样的现代艺术创作才能与之匹配?
2025年1月24日

辞旧迎新的虔诚和忐忑

郑静: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对于所谓的运势起伏,逐渐学会了从容淡定。这份坦然背后,是对“认命”的不断领悟。
2025年1月17日

《再见爱人4》:流量的热度与伦理的温度

非非马:在流量的喧嚣面前,一档婚姻纪实观察真人秀应该具备怎样的伦理?这不应是欠缺标准和共识的难题。
2025年1月17日

英国庄园里的二战秘史:用锅碗瓢盆换战斗机

张璐诗:比弗布鲁克庄园见证了一个国家在战争时期所面对的“至暗时刻”,同时也记录了一位大亨长袖善舞的人生冒险。
2025年1月17日

一家亚文化俱乐部的最后一夜

范庭略:再缤纷的舞曲,也要面对清醒的现实。
2025年1月17日

艺术家刘商英:在荒野中寻找

薛莉:曾任巴黎东京宫馆长的卡佩兰再次策展刘商英个展。他说,好的艺术无法用创作方式、创作媒介来概括,它们是超越时间的。
2025年1月17日

利雅得音乐周:沙特的历史时刻

薛莉:对于很多人来说,音乐周不过是寻常事件,但它对于沙特阿拉伯的特殊性,不亚于在1980年的中国放映了一部好莱坞大片。
2025年1月10日

经典港片中的香港风情画

无论是眼花缭乱的功夫,还是涌动缠绵的情感,在那些扣人心弦的故事中,香港这座城市总是在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2025年1月2日

Z世代为什么会喜爱陀思妥耶夫斯基?

在2024年,初版于1848年的《白夜》意外地成为了畅销经典文学作品。是什么原因让这本书焕发了新生?部分答案在于TikTok。
2025年1月3日

当昆斯遇到毕加索:艺术穿越历史,映照人心

宋佩芬:杰夫•昆斯认为,在这场将他的创作与毕加索的作品并置的展览中,真正的艺术发生在观看者的内心,来自被作品映照出来的“你”。
2024年12月26日

Beeple:技术将把艺术带到哪里?

薛莉:《每一天》让Beeple成为三位最贵的在世艺术家之一,越来越多的美术馆向Beeple的创作敞开了大门。
2024年12月26日

丹尼尔•克鲁斯-丘博:时运与不朽

Luning Wang:拉长时间的线,只有少数艺术能与不朽之名共存。“不朽”的炼成,不仅要经历名利场上一时的赢,或许还要经历失落后的重生。
2024年12月26日

苏富比押注巴黎

宋佩芬:在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时刻,苏富比在巴黎的布局,揭示了这家拍卖行对自身问题的判断以及对新机遇的谋划。
2024年12月19日

关于谍战小说的回忆

范庭略:对我而言,因为在青少年时代阅读过惊险刺激的谍战小说,对于后来流行的武侠小说便产生了一种免疫力。
2024年12月17日

《真正的痛苦》:当过客凝望历史

张璐诗:影片从游客视角出发,通过一趟寻根与和解之旅,探究一个问题:该如何去面对压抑的悲伤和未解决的痛苦?
2024年12月19日

漫谈韩国艺术家姜明姬个展:忠于自我的表达才能传递

Luning Wang:有人会用市场表现和价格标签去定义艺术的价值,但真正懂得理解艺术内核的藏家们会更珍视作品中的“感性”。
2024年12月13日

当艺术在冬天来到城市

注视那些作品,就如同注视在时间的河流中,那些繁尘的漂泊与留痕。
2024年12月6日

香港巴塞尔乐思洋:亚洲艺术机构需要扶持

薛莉: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总监乐思洋表示,今后的工作重点是将亚洲艺术推向西方市场。
2023年3月16日

香港摄影师唐景锋:“寻根”内地重叙中国百年

张璐诗:获瑞士摄影大奖的“Dear Franklin”作品既展示了20世纪上半叶的宏观中国历史,也触及移民、战争、异乡生活、爱情等当代性主题。
2021年7月21日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